江西省通用技术工程学校
2018年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江西省通用技术工程学校是一所省属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江西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江西园林绿化模范单位。学校创办于1958年8月,隶属于江西省农垦事业管理办公室。学校占地面积2350多亩,校园各类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现有园林绿化、计算机应用、数控技术应用、会计电算化、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等十四个常年招生专业,形成了农林、机械、信息技术和社会服务等农、工、商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
1.2 学生情况。2018年,学校招生人数1112人,应届毕业生人数995人,全日制在校生人数3044人,其中男生占全校学生总数的61.1%,女生占38.9%。学校积极推进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方式改革,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本年度学生巩固率97.24%。
表1.1 学生情况
项目 |
2017年 |
2018年 |
增长数 |
招生人数 |
983 |
1112 |
129 |
毕业生人数 |
756 |
995 |
239 |
在校生人数 |
3016 |
3044 |
28 |
学生结构(男生比) |
62.2% |
61.1% |
-1.1% |
学生结构(女生比) |
37.8% |
38.9% |
1.1% |
巩固率 |
91.2% |
97.24% |
6.04% |
1.3教师队伍。2018年,学校通过公开招考、聘任和多渠道培养培训等措施,加强教师队伍数量和内涵建设,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师资队伍结构更加趋向合理。学校现有教师155人,生师比为19.6:1,“双师型”教师比例为35%,兼职教师比例32%,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64%,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历比例19%,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比例25%。
表1.2 教师结构变化情况
项目 |
2017年 |
2018年 |
增长数 |
生师比 |
19.3:1 |
19.6:1 |
-0.3 |
“双师型”教师比例 |
34% |
35% |
1% |
兼职教师比例 |
33% |
32% |
-1% |
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 |
63% |
64% |
1% |
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历比例 |
15% |
19% |
4% |
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比例 |
25% |
25% |
0 |
1.4设施设备。学校建有汽车维修实训基地、数控实训基地、机械加工实训基地、农业栽培园林实训基地、计算机硬件检测与维修、综合布线、企业网搭建与应用实训室、电商实训基地等实训基地(室),建有4个校级名师工作室。2018年,学校加大教学设施设备投入,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2359.16万元,图书册数达126850册。
表1.3设施设备表
项目 |
2017年 |
2018年 |
较上年变化数 |
设备总值(万元) |
2349.66 |
2359.16 |
9.5 |
生均设备价值(万元) |
0.84 |
0.78 |
-0.06 |
实训实习工位数 |
2335 |
2335 |
0 |
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 |
0.87 |
0.77 |
-0.1 |
图书总数(册) |
124850 |
126850 |
2000 |
生均图书(册) |
46.77 |
41.67 |
-5.1 |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学校把“夯实文化基础,突出专业技能,塑造健康身心,规范日常行为”作为学校学生发展的总体思路。教学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加大了文化课程的比例和增加了国学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以职业岗位(群)为要求,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实施了“职业导向、课证融合、层阶递进”的课程体系。重规范,抓细节,重视学生的个人成长,学生文化课合格率、学生技能合格率、体质测评合格率、毕业率等较2017年都有所提升。
表2.1学生素质
|
2016-2017学年度 |
2017-2018学年度 |
较上年度变化率 |
学生文化课合格率 |
94.6% |
95.1% |
0.5% |
学生技能合格率 |
95.1% |
95.6% |
0.5% |
体质测评合格率 |
94% |
94.6% |
0.6% |
毕业率 |
94.6% |
97.8% |
3.2% |
2.2在校体验。
2.2.1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融入地方产业链,各专业实施各具特色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如园林专业与云山枫林苗木场开展的“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数控专业与南昌新通机械有限公司开展“引产入教、工学交替”,汽美专业与南昌美冠汽车美容公司开展“门店入校、循环轮训”,电商专业与北京智云创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赣垦商城”电商平台开展“服务农垦、体验教学”等模式,通过产教融合模式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实一体的教学效果。学生理论学习满意度、专业学习满意度、实习实训满意度都有所提升。
2.2.2重视德育网络构建,学校设立了德育工作室及学生心理咨询室,组建师资团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质。重视职业教育特色,组织开展了五四青年节入团仪式、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开展了“感恩父母”、“争做文明中职生”道德讲堂活动、唱红歌爱国歌曲、中国传统文化诗词、国学晨读、每周升旗仪式等形式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重视学生社团建设,学校团委先后组织成立了“军鼓兴趣小组”“二胡兴趣小组”“舞蹈兴趣小组”“武术兴趣小组”等各种各样的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培养特长、发展个性。
表2.1学生素质
|
2017年 |
2018年 |
较上年度增长率 |
理论学习满意度 |
92.18% |
93.14% |
0.96% |
专业学习满意度 |
92.46% |
93.17% |
0.71% |
实习实训满意度 |
91.27% |
92.56% |
1.29% |
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 |
95.00% |
95.26% |
0.27% |
校园安全满意度 |
93.08% |
94.05% |
1.04% |
2.3资助情况。学校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规范免学费和助学金的办理程序,坚决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认真做好在校学生中精准扶贫户子女的识别工作,做到不遗漏一人,确保国家扶贫政策在我校的有效落实。2018年度学校免学费515.7405万元,发放国家助学金81.6 万元,全校共有 158 名精准扶贫家庭子女享受了助学金。
2.4就业质量。学校建立了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为毕业生提供多种渠道,与深圳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杭州移动通信公司、江苏汇通金融数据有限公司、上海五菱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等(28)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展学生跟岗、顶岗实习工作,与省内五所高职院校建立了中高职对接或单招对接。认真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教育,做好2015级学生的就业推荐工作。积极联系企业,妥善安排了2016级学生第三年企业跟岗实习锻炼。同时,做好对顶岗实习学生和企业进行回访巡查,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情况的了解,充分听取企业和校外实习、就业学生对学校教学、管理、服务等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加强学校工作,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升学服务。2018年就业质量、升学比例教往年提高。
|
2017年 |
2018年 |
较上年度变化情况 |
|
1 |
毕业生就业人数 |
757 |
869 |
112 |
就业率(%) |
91.3% |
87.3% |
-4% |
|
2 |
毕业生升学人数 |
64 |
101 |
37 |
升学率 |
7.78% |
10.2% |
2.42% |
|
3 |
毕业生对口就业人数 |
720 |
811 |
91 |
对口就业率(%) |
95.1% |
93.3% |
-1.8% |
|
4 |
毕业生本地就业人数 |
112 |
212 |
6.5% |
本地就业率(%) |
14.8% |
21.3% |
6.5% |
|
5 |
毕业生创业人数 |
2 |
5 |
37 |
创业率(%) |
0.26% |
0.50% |
0.24% |
|
6 |
企业对就业毕业生满意人数 |
644 |
738 |
94 |
企业满意度(%) |
85% |
84.9% |
-0.1% |
2.5职业发展。从新生入学开始,学校通过专业介绍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认清今后毕业时将会面临的就业压力,让学生清楚并积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为学生跟岗顶岗实习就业积极联系对口单位,努力在学校与企事业单位之间,为学生搭起一座桥梁。学校在抓好学历教育的同时,积极做好职业资格证书认定衔接工作,做到“双证”并举,为学生的上岗就业服务。寻找企业和学校之间的最佳切入点和结合点,如引进企业入驻学校,聘请企业有实战经验的一线技术人员(技师、工程师等)到学校任“兼职教师”,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目前入驻学校企业数3家、聘请企业兼职技术专家12人。学生的学习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高。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学校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加工制造、农林服务、汽车服务、财经管理五大类26个专业,专业设置紧紧围绕本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围绕产业调整进行专业和招生规模的调整。2018年学校提高了农业机械使用与维修、园林绿化、学前教育等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和服务类专业招生规模。
3.2教育教学改革。
3.2.2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坚持党管人才,健全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建设机制,加强团队培育,不断健全人才培养体系。2018年,学校郑春老师获江西省第一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教师、全国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奖。郑春老师主持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学成果获得了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青年教师裴炎参加2018年全省信息化教学大赛获得全省三等奖;皮琳、石木珍、杨俊三名老师参加全国农专委举行的涉农学校第二届信息化教学大赛分获得两二等奖和一个三等奖;吕芳、曾凌宏、胡洪霞等一批青年教师指导学校参加省级技能竞赛斩获佳绩。
3.2.3加强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对所有的专业教学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优化和重构专业课程体系,科学调整专业课与文化课、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结合学生实际和职业发展需求,坚持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上来,组织对全校所有课程的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完善,并汇编成册。不断优化专业教学方案,打造精品课程,开发校本教材,2018年组织教师编写出版了《应用文写作》《手把手教你做电商》《电子电工技能基础》《公差与配合》等四本校本教材。
3.2.4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启动智慧校园建设工程,投入资金27万元搭建并运行协同办公系统。投入资金18万元推进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工程,解决目前校园中学生生活学习多卡现象,将学校内各部门电子身份资源整合集成,实现全校范围内的统一身份认证识别和电子支付服务,最终形成“一卡在手,走遍校园”的目标,助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3.2.5加强学生学历提升和技能提升。为学生进一步提升学历服务,搭建职业教育升学立交桥,2018年学校中高职衔接升学人数101人。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的引导,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获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2018年度学校组织汽车、模具、数控、机电、信息类等专业技能鉴定考评人数为700余人次。同时学校为扩大技能鉴定工作示范基地作用,牵头申报成立省级机械冷加工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和茶叶专业委员会等两个职业鉴定专家委员会。
3.3 教师培养培训。以“强师工程”建设为抓手,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2018年初,通过省直事业单位招录了9名教师,2018年12月学校继续招聘了5名研究生学历教师,为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打下师资基础,更为我校注入新鲜血液,带来了新生力量,使学校更有朝气。同时,通过“名师工程”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成立了数控加工、电工电子、摄影等校内名师工作室4个,申报省级摄影大师工作室1个, 3名教师参加江西省“123工程”省级“技能名师”遴选,20名教师参加了省级、国家级教师培训和下企业锻炼,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进一步提升。
3.4 规范管理情况。
3.4.1深入推进教学质量监控。以教学诊改工作为抓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学校自身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聚焦专业设置与条件、教师队伍与建设、课程体系与改革、课堂教学与实践、学校管理与制度、校企合作与创新、质量监控与成效等人才培养工作要素,查找不足进行自我完善提高。本年度承办了江西省诊改工作交流会,完成了学校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组织实施全校性的各部门“8字质量改进螺旋”构造工作,规范完善了学校听、评课制度,修改制定了《学校竞赛管理与奖励办法》《学校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校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选拔和管理办法(试行)》《学校代换课管理办法》等,认真梳理学校在质量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完善管理制度,把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得更加规范、精细、到位,持续提高办学质量,实现学校持续健康发展。
3.4.2强化内部管理,学生管理精细化。一是重视学生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班级管理常态化检查;学生常规问题专项检查与整治,实施全方位安全管理无死角。二是重视德育网络构建。学校设立了德育工作室及学生心理咨询室。从企业岗位能力及素养要求、职业生涯规范和哲学与人生等角度,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和职业道德教育,特色教育活动与常态系列教育活动、道德理论教育与活动实践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想、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能有机结合起来。三是重视职业教育特色。本年度组织开展五四青年节入团仪式、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感恩父母”道德讲堂、唱红歌爱国歌曲、中国传统文化诗词、国学晨读、每周升旗仪式等形式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结合时代特点,全面梳理修订各项学生管理制度;坚持危机预防,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国防教育工作,2018年2月,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3.4.3规范财务管理,确保资金合法使用。严格规范管理各项财务工作,预算制度,并在每年的教代会上报告财务预结算执行情况,做到了校务公开,重大资金使用均需经校领导班子会议讨论确定,大宗物资采购均实行公开招标,确保资金使用合理合法,并接受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审计厅、省农业厅、省农垦办的监督、检查和审计。同时,学校还建立了财务管理绩效考核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保证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3.4.4支撑保障条件明显改善。2018年,学校投入资金完成学校电力系统增容改造项目,可以满足未来十年的用电发展需求,供电可靠性大幅提升。投入资金完成学校学生宿舍电气工程、给排水系统等维修改造工程项目,校园道路焕然一新。使用中央资金2000万进行学校产教融合“教学实训大楼及生活设施建设项目”,即将完工。改善学生住宿生活环境,采用引进社会化服务方式为学生解决宿舍空调、热水洗澡、洗衣等生活问题。
3.4.5积极推进校园环境整治工作。结合江西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相关要求,发动全校师生,集中力量对校园环境进行“大扫除”,集中开展校园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净化”行动,通过扎实的活动开展,基本实现学校校园内无垃圾乱堆乱放、无乱扔乱倒等现象,推动校园环境面貌显著变化,教学环境切实改善,校园环境卫生保洁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环境育人功能日益凸显。
3.4.6抓干部教育。加强干部基本素质、党风廉政建设纪律、财务基本知识和财经纪律、教育教学诊改等学习培训。通过会议学习传达上级有关文件会议精神,布置、督导有关工作开展、落实,强调政治规矩和工作纪律,教育提醒大家按规依纪按程序办事。经常提醒约谈重要部门关键岗位有关人员,时常警醒大家廉洁奉公守纪,支持、督促纪检监察部门认真做好监督执纪问责。
3.5 德育工作情况。
3.5.1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活动,通过开展五四青年节入团仪式、“感恩父母”演讲、争做文明中职生、唱红歌爱国歌曲、中国传统文化诗词、国学晨读、每周升旗仪式等形式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3.5.2严肃规章制度,促进习惯养成。以校园全封闭管理为基础,以准军事化管理为手段,重细化促养成,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培养,通过新生军训,强化学生的纪律观念,帮助学生养成严肃、活泼、服从大局、严守纪律的良好生活习惯;通过新生入学教育,组织新生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学生参加以校规校纪为主要内容的入学考试,让学生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提高遵规守纪的意识;通过劳动课、军事理论课、课间操、宿舍内务检查、食堂用餐管理、教室上课手机管理、进出校园管理及胸卡配带、文明礼貌用语和节能减排知识宣传等,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和养成,提高学生的行为素养。
学校德育工作室、团委,把学生德育教育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对待,本年度共举办全校性道德讲堂6次、开展心理健康讲座4次,覆盖了全校所有学生。全年各社团组织开展了“学雷锋”“抗战胜利纪念日”“校园好声音”等活动共计50余次。全校共有270多名同学参与了江西省文明风采活动校内选拔活动,参赛作品涵盖了摄影、征文、职业规划等方面。
3.6党建情况。
3.6.1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制定了全校教职工理论学习计划和校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安排,编印、订购有关学习资料,组织、督促、检查有关部门抓好学习计划落实。
3.6.2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究制定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工作方案,组织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辟“新时代传习所”宣传阵地,进一步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和教师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3.6.3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压实党委主体责任,加强党委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完善制定了《学校职工考勤管理补充规定》,抓好党员佩带党微和教职工佩带工作胸卡上岗、教职工上下班打卡考勤、严肃会议纪律和请销假手续等日常管理工作。
3.6.4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夯实。进一步将党员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总结2017年工作经验,继续开展“三联三督三指导”党建创建活动,让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学生和班级一线,转变作风、提高服务师生的能力水平,以办实事解难题的实际行动,推动学校全面健康发展。加强党员、中层干部基本素质、党风廉政建设纪律、财务基本知识和财经纪律、教育教学诊改等学习培训。
3.6.4强化意识形态工作,推进理论武装和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把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紧紧抓在手上,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学校党委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一是及时分析研判。主动应对解决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及时掌握新情况行动向,加强深层次问题的引导,重大问题及时上报,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二是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同网络上错误思想及时作斗争,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内容安全、传播安全。三是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举办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的管理,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强化管理,确保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使其成为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促进学术繁荣的阵地。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学校开设了上海五菱汽修班、杭州移动客服班、东莞艾尔发工业机器人维修班、浙江飘娜电商园电子商务专班、荼艺表演班。与江西燕山青、江西新通机械有限公司、等公司合作建立校企共建关系,实现了承接企业生产订单,开展生产性实训教学。
4.2 学生实习情况。近几年,学校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探索了多样化的实习基地建设模式和管理模式,更好的服务学生回报社会,有力的提高了毕业生就业质量和用工单位的满意度。一是实行“订单式”教育、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二是与有关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用工关系,保证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三是引入企业参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和实习计划,共同开发实习课程与教材,吸纳企业全程参与实习管理和质量评价等,形成了学校、企业相互渗透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在学生实习工作中,根据上级要求,严格执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详细制定学生顶岗实习计划,签订顶岗实习三方协议书,通过实地考察,选择合法经营、管理规范、实习设备完备、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实习单位安排学生实习,会同合作企业做好学生整个实习期间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与实习单位共同科学、合规的安排和管理学生的实习过程,并多形式、多渠道、多平台对学生进行实习指导、跟踪服务。
4.3 集团化办学情况。学校与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组成江西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集团,积极参加了由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组织成立的“中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由江西省旅游商贸学院牵头成立的“江西供销职业教育集团”,现为成员单位,共建一流的技术、培训、研发、管理平台,打造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校、企、所共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2018年学校毕业生人数995人,中高职衔接升学人数101人,就业人数889人。经跟踪调查,大部分毕业生对工资等福利待遇感到满意,一年以上就业稳定率高于60%,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和基本满意的超过86%。
5.2社会服务。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2018年完成省农业厅下达的农技推广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农机合作社带头人培训等培训任务1300人次。开展了对东乡、弋阳、铅山、德兴等6个县区2017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学员进行跟踪服务回访。学校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第二批);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被江西省教育厅评为全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横向到边竖向到底”的跟踪服务项目获2018年度国家“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5.3对口支援。学校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和扶贫工作,2018年7月、8月,根据省农业厅工作安排,学校选派赖恩和、简永斌、吴卫民、郑春、曹忆等5位专家教师参加了全省农业大讲堂下基层宣讲活动,宣传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党和国家有关农村改革以及强农富农政策、电商农机农林专业技术等。2018年10月,根据农业厅党委、办党组工作安排,学校委派周重军同志到抚州市崇仁县许坊乡谙源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和队长,协调指导村“两委”理清发展思路,抓好农民教育工作,不断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脱贫致富能力。
6.举办者履责
6.1经费。2018年学校办学经费2635.71万元,其中财政性拨款2240.80万元,事业收入392.61万元。
6.2政策措施。学校隶属江西省农垦事业管理办公室,在推进农垦改革发展下,学校也不断融入其中、分享成果。学校《章程》年初通过学校职工代表大会表决通过。2018年初通过省直事业单位招录了9名教师,2018年12月通过高层次人才招聘了5名研究生学历教师,解决学校师资紧缺燃眉之急。
7.特色创新
案例一:学校国防教育特色案例
案例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特色案例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过去的一年在省厅领导的关心、帮助和指导下,在学校党政的正确决策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虽然学校各项工作扎实有效,成绩显著。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学校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学校的发展也还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学团队、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的整体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工作的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深化;学校专业建设的整体规划和推进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需进行加强。
改进措施:
(1)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坚持培养和引进两条腿走路,加快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步伐。
(2)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数量、质量一起抓,切实提高兼职教师的作用。
(3)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育人功能,校企完善合作机制,拓展学生和教师到企业学习和锻炼的广度和深度。
(4)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和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更加精准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和办学思路,不断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本着背靠行业,依托行业和主动服务行业的原则,进一步推动专业群建设,做优做强办出特色。
(5)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成立专门的信息化管理机构,充实专职管理人员;调研各部门信息化应用服务需求,制定各类应用集成方案。
智慧校园app(安卓)
版权所有:江西省通用技术工程学校
地址:江西省永修云山经济开发区江西省通用技术工程学校
电话、传真:0792-3020191
校园微信公众号